秋季藝術品拍賣剛剛拉開帷幕,拍賣紀錄就如同碎瓷,紛紛被打破。這無疑是目前藝術品投資市場火爆的一個縮影。越是火爆,投資者越應保持清醒頭腦,不僅僅要看紀錄,更要看它對于市場的影響力。
紀錄頻破的05秋拍
2005年秋季藝術品剛剛開始,拍賣紀錄就被屢次創新: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清乾隆御制琺瑯彩 “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以1.15億港元成交,不僅創造了清代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也創造了亞洲藝術品拍賣的最高價;北京保利的秋拍會上,徐悲鴻油畫《珍妮小姐畫像》出人意外地以2200萬元(落槌價2000萬元)成交,這既是徐悲鴻作品的最高價,也刷新了中國油畫拍賣的紀錄;著名畫家吳冠中的水墨畫《鸚鵡天堂》以2750萬元的天價成交,加上10%%傭金,買主新加坡吳冠中美術館一共花了3025萬元人民幣,這也是單幅近現代中國畫拍出的全球最高價;中國嘉德推出的淮南區“稿”字郵票四方連,以220萬元成交,創下了解放區郵票單項拍賣的世界紀錄;廣東省造七三反版存檔樣幣,以165萬元成交,創下了中國銀幣單項拍賣的世界紀錄。
除了這些整體的紀錄之外,多位藝術家作品價格也頻頻創下新紀錄:北京誠軒拍賣行推出的李可染代表作之一《煙江夕照圖》拍出1540萬元“天價”,創下其作品成交最高紀錄;羅中立的《夏風》拍出178.2萬元,創羅中立個人畫價最高。精品不以單位計價
齊白石的一幅6厘米×9厘米(約0.05平方尺)的《喜蛛》,僅一張名片大小,在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上以107.8萬元的高價成交。在1997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齊白石的一幅《蒼蠅》只有9.7厘米×7厘米(約0.06平方尺)大小,經過激烈競爭,最后以19.8萬元成交。此次,齊白石小作品成交突破百萬,可見市場對于精品的追捧力度。名家專場火爆北京華辰的“謝稚柳、陳佩秋書畫精品”專場、北京誠軒的“黃天才藏扇”專場、中國嘉德的“沈曾華收藏及郵品”專場、“馬定祥收藏及錢幣”專場等都創出了好成績。尤其是許多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珍品,都拍出了好成績。像黃天才藏扇專場拍賣中,明代畫家王建章的雙面畫扇,估價8萬元至12萬元,成交價達到了77萬元。這位畫家的作品非常少見,此次拍賣的扇面也是其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為來自黃天才的收藏,這幅作品的成交價肯定會低。
新中國美術作品崛起中國嘉德2005秋拍會上,陳衍寧在“文革”時期創作的油畫作品《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以1012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北京華辰的拍賣會,推出了《1938-1991:歷史的主題》專題拍賣,總成交額為2313.3萬元,成交率為77%%。其中陳忠志在1977年創作的《黃河兒女》,成交價為418萬元成交,陳衍寧在1981年創作的《起義者》,成交價為242萬元。
來源:銀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