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報/韓偉
金融、房地產和藝術品投資被公認為世界三大最重要的投資渠道,只有當金融和房地產投資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們才會傾向于進行更高層次、更具文化內涵的藝術品投資。
據統計,目前我國藝術品收藏愛
好者和投資者達7000萬人,年交易額近200億元。參與人員和成交額還在每年以10%-20%的速度遞增。
市場告訴我們:在全球藝術品市場價格正在大幅飆升的背景下,同股票市場一樣,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會促使藝術品投資人繼續追漲,其中尤以這幾類藏品更值得藏友關注:
【古代書畫】
古代名家書畫走勢強勁,如北宋李公麟《西園雅集》手卷,在中貿圣佳以2750萬元成交。北京華辰秋拍中,清代龔賢的《山水》以高出起拍價近20倍以1320萬元成交。
而一些并非大名頭的作品也創出了佳績。如杭州西泠印社秋拍上,一幅北宋的無名氏作品,以748萬元的價格成為整場的最高價。
點評:古代書畫所蘊含的潛在價值已逐漸被人們認知,價值發現和挖掘成為必然。在大名頭的古代作品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一些畫藝精湛、流傳有序的不知名畫家的作品,也會引起藏家的關注,預計今后還將持續這種格局,價格會逐漸攀升。
【現代書畫】
大家作品在高位出現滯漲情況。比如黃胄的作品,由每平方尺的3萬元左右上漲到25萬元左右后,漲幅趨緩。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齊白石等人的作品也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中青年實力派畫家作品卻價值大幅度提升,如王明明的長卷《蘭亭雅集圖》拍出352萬元,成為他個人作品在拍賣場上的最高記錄。
點評:近現代書畫各名家價位已經很高。而當代書畫有望成為藝術品投資熱點,這些畫還會大量涌現,這種攀升速度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油畫】
由于目前中國油畫差價很大,即使是同一時期、繪畫風格相近的畫家,價格也可能相差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其中蘊藏了投資機會。油畫秋拍風光無限,其中,寫實畫派的作品是秋拍中的最大亮點。老油畫作品也依然是藏家們追逐的熱點,如徐悲鴻的《珍妮小姐畫像》在北京保利拍賣會上以2200萬元成交。
點評:油畫家中,許多人沒有被發掘,只要東西好,一定會有收益。
【瓷器】
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乾隆御制法瑯彩“古月軒”錦雞圖雙耳瓶以1.15億港元的價格成交,創造了清代瓷器拍賣世界紀錄,也成為世界范圍內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第二高價。
點評:明清官窯瓷器市場前景依然良好,世界級精品瓷器具有恒久的價值,其屢創天價應是預料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