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銀行理財未必穩賺
        發布日期:2006-2-28 7:3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齊魯晚報

          ■現在,大多銀行宣傳理財產品時很隨意,有些市民只聽高收益,不問高風險,當收益達不到預期時,不免與銀行發生沖突。

          春節過后,駐濟各銀行開始大力推銷理財產品,不僅品種增多,而且花樣翻新,與道瓊斯指數掛鉤,與國際金價區間掛鉤的新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匯理財產品不斷出現在理財市場,讓熱心理財的人們有點迷茫:名詞挺多,賺不賺錢呢?

          “本金是有安全的,但是許多收益是預測的。”一家銀行的理財人員回答咨詢時說,現在的理財產品花樣很多,購買時要看仔細理財產品的合同條款,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產品。

          “風險大小與收益高低是成正比的。”這位理財人員說,有些市民在理財時只聽高收益的產品就購買,不問其風險,尤其是盲目相信銀行理財能力,不看具體產品情況,當收益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有時收益甚至低于銀行存款時,心理承受不了,有的甚至與銀行方面發生沖突。

          “大家現在都知道股市投資和保險投資有風險,其實銀行理財同樣有風險。”某股份制銀行的一位理財專家張經理說,有一位客戶購買了某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由于一直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收益而提前贖回時,發現本金被銀行扣除了7%,一萬美元拿回家只有9300美元了!但她卻有苦難言,因為理財協議上寫著“只有銀行有權決定該理財產品能否提前贖回。”

          客戶與銀行產生矛盾,除了客戶對銀行理財風險認識不足外,銀行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除信托產品宣傳有嚴格規定外,大多銀行理財產品的宣傳很隨意。“本金保證100%,最高年收益預期6%。”這種宣傳看起來沒有毛病,其實有“貓膩”,全面地描述應該是:這產品是沒有保底的浮動收益型產品,最高收益可能是6%,最低收益可能是零,如果你交給銀行5萬元,兩年后本金100%給你,收益卻是零。如果這樣客觀地說,你會仔細斟酌。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市場擴容傳聞令人憂 中小企業板損失財富45億 下一篇:藏品并非越老越值錢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9月27日成交總匯
        ·齊國六字刀 真品估價數萬元
        ·三款后奧運主題產品上市
        ·9月27日磁卡行情報價(僅供參考)
        ·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問責郵政求活路
        ·驚天大黑幕 滄海一朵花 
        ·郵市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巴菲特何以成為真正的股神
        ·金幣總公司開展金幣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神牛送祥瑞 光芒耀河山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