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產業在上個世紀迅猛發展,使大批高科技企業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成為舉足輕重的產業巨擘,創造了一個個財富神話。其中IBM和微軟無疑是全球信息產業中的佼佼者,而它們對藝術的關注,也使之成為備受矚目的藝術資助者和收藏者。
IBM:讓藝術為商業服務
IBM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元老企業,它不但是卓越的 信息科技企業先行者,還是其中最早支持和贊助藝術活動的,是具有領導地位的藝術贊助者和收藏者,這一切源于它優秀而深厚的企業文化傳統。早在1939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上,IBM就利用藝術展示作為企業宣傳的手段,獲得了極大成功。IBM的領導者老沃森(Watson)表示:"我們致力于提升商業對藝術的興趣;同時,我們也致力于提升藝術家對商業的興趣。"基于這一理念,IBM將贊助和參與藝術活動作為公司重要的公關策略,不斷推廣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商業觀念。1983年,位于紐約麥迪遜590大街的IBM大廈落成,IBM藝術與科技畫廊就設立在大廈內部,這里陳列著黑澤爾(Heiz-er)、考爾德(Calder)以及沃霍爾(Warhol)等藝術大師的作品。IBM的收藏不僅僅限于歐美,它們要擁有能夠顯示其國際化形象的收藏系列,將視野瞄準全球范圍,收藏來自中國、印度、墨西哥、盧森堡和前蘇聯等各個國家的藝術品。另外,IBM還積極贊助和參與各類藝術活動,如卡塞爾文獻展、俄羅斯國家美術館網上藝術館和其它大量的新媒體藝術活動。
IBM清楚地認識到藝術在商業領域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認識到藝術在拓寬文化視野上的影響以及世界各國人民對藝術的需求和欲望對商業拓展的重要性。通過藝術公關活動,IBM在全球藝術圈內建立了極好的文化形象,同時也證明了它們的技術對藝術的提升作用。
微軟:富可敵國的收藏群體
走進微軟的辦公室,到處可以看到懸掛著和擺設著的藝術品,因為他們認為軟件開發人員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包括藝術環境。微軟并沒有像IBM那樣把藝術收藏和贊助作為公司商業活動內容,但令人矚目的是,微軟造就的一批億萬富翁進入收藏領域后對藝術市場的影響。微軟的領導者比爾·蓋茨是一位影響世界未來的人,同時,他也以自己的藝術收藏愛好影響了他的億萬富翁同事們。
1994年起,比爾·蓋茨開始了他的收藏愛好。作為擁有600億美元財富的收藏者,蓋茨想買什么就可以買什么,而他購買藝術品似乎也完全憑個人的興趣,沒有明確的學術或商業性目標。種種跡象表明,他目前的興趣放在了美國藝術家的作品上,并多次作出震驚市場的舉動,以高于拍賣紀錄的2到15倍的價格購買美國藝術家貝洛斯、霍默、韋思等人的作品。在他的推動下,美國印象派畫家和哈得遜河學院派的油畫價格成倍增長。不過令眾多藝術收藏家欣慰的是,蓋茨雖然重金購買藝術品,但目前還志不在此,相對于他對慈善事業和生物化學事業的投入,用于藝術品收藏的錢還微不足道。
微軟公司的另一創始人保爾·艾倫是世界第三富翁,擁有360億美元,他對歐洲印象派畫家的作品情有獨鐘,收集了印象派創始人莫奈、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等人很多重要作品。退休的總裁喬恩·謝利和妻子身價近10億美元,他們收藏的藝術作品更多。抽象派先驅杰克遜·波洛克、抽象派表現主義大師馬克·羅思科和卡克·克羅斯、抽象派雕塑家亞歷山大·考爾德等人最主要的作品他們都有,而且,他們擁有的克羅斯作品最多。
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微軟富翁也有藝術品收藏的愛好,這些微軟人囊中的巨額財富和近乎瘋狂的收藏行為對美國藝術市場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證明了微軟公司在文化市場中有多重要。一個軟件公司創造的巨額財富使大量重要藝術作品流向微軟人手中,流向西雅圖。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