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對油畫產生興趣始于少年時期,那時候拜了市群藝館的老師學習書法,書法室旁邊就
是一間大大的油畫創作室,那時年少愛玩,天天放學跑到那里去看,聞著那濃濃的油彩味,看著那兩個老師用刮刀畫筆在畫布上面涂涂抹抹,感覺畫畫真是一件蠻有意思的事情。偶爾客串一下,坐在那里一個小時不動,給他們當個模特。現在常常在想,如果當時能留上一幅他們的作品就好了。
后來真正開始收藏之時,市場上國畫、瓷器交易鼎盛,油畫在市場卻很少見。偶爾在畫廊中看到一些,也大多是行畫,沒有多少藝術性可言。拍賣市場上油畫也是不溫不火,一片蕭條。
記得第一次在拍賣場上買油畫是1996年的事情了,在嘉德油畫專場預展,當時比較看好夏俊娜的一幅作品,那時候她還沒多少名氣,我也僅僅是單純的喜歡她作品中折射出的青春浪漫、深婉清麗的味道,而那幅名為《秋》的作品估價6~8萬,這個價在當時來說不算便宜。那時候夏俊娜的作品成交一般也就在兩三萬之間,鮮有上五萬元的。不過這件作品尺幅頗大,160CM×260CM,加之明快的色彩,柔和的外光,清純人物,悠然自得的閑情和美好,充滿了古典的浪漫氣息。所以當時一眼就看上這件作品,并在心里為其定價七萬以內可要。
第二天拍賣,場上氣氛很平靜,記得當時成交率好像還不錯,但是很少有競爭,大部分的作品都在起拍價成交。現在回頭看看,那時候的成交價簡直便宜得令人心痛,但當時就是那樣。
一直到了快結束時才拍到這幅作品,5萬!有人率先舉牌,5.2萬!5.5萬!居然還比其他作品競價熱鬧些,看來不止我一人看好。5.8萬!拍賣師報價之后場面略為冷靜了一下,應該差不多了。6萬!我開始舉牌。該出手時就出手,如果這個價成交就是最理想的了。不料緊接著6.2萬、6.5萬就報了出來,居然形成一個小小高潮,待到我再次舉牌的時候就已經是7萬了,場面稍停頓了一下之后,后方有人舉牌7.5萬,這個價已經超出我的心理預期了,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正在考慮要不要八萬拿下時,拍賣師一棰定音,我與此作品失之交臂。
接下來拍賣的是忻東旺的《誠城》,那時候對油畫沒有多作研究,想想真是遺憾,才3.8萬就被別人拍去,加上傭金也不過4.18萬。這件作品在去年的嘉德春拍上再次露面,時隔九年,價格呢?第二次拍賣的成交價格是143萬!九年時間四萬到一百四十萬,這些年油畫上漲之強勁,可見一斑。
話扯遠了,再說當時。落棰之后,稍有些遺憾。坐在我后排的一個人湊過來遞張名片,是一家畫廊的老板,說他那里也有夏俊娜的作品,約拍賣結束后不妨到他那里去看看。當晚,在這家畫廊果然見到兩幅夏的作品,尺寸要小得多,不過作品確實是不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一萬八買到一幅蠻精致的作品。
窗外,拂曉時分,天剛蒙蒙亮,遠處高樓上的燈光還沒有熄滅,盛裝的女孩佇立在落地窗前。畫面有濃郁優雅的灰色,點綴妖嬈綻放的花朵,仿佛蒙了一層毛玻璃似的朦朧。一見鐘情似的喜歡,買到之后,當時心中才感覺比較安慰。
經過幾年的沉寂之后,油畫終于迎來了一輪強勁的上漲,當時買的那件作品,終于也沒有留住,轉了出去。不過幾年時間,已經賺到超過二十倍的收益,也算是一次成功的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