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調整存款結構 李小姐,28歲,月薪6000元,年終獎10000元。每月總支出3800元,其中房貸2000,生活開銷1800。目前有一筆70000元的存款。初步的理財規劃是將存款一分為二,一部分存進銀行,一部分購買理財產品。如今,得知加息減稅新聞,卻猶豫了,不知道是把所有的錢原封不動地放在銀行劃算還是繼續"一分為二"進行理財更科學? 專家點評:李小姐的收入狀況應該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如果她只是把錢全部存在銀行里,1年期后的收入也只有300多元,20年積累下來收益也頂多只有萬元左右。如果她用一部分錢去投資,收益將會成倍增長。例如,她每個月拿出2000元進行基金定投,那么按照基金年收益15%的平均水平,20年后,她的資產連本帶息將接近200萬。一邊是接近萬元的收益,一邊是接近200萬的收益,選擇何種方式,一目了然。 理財方案:年收入5-8萬的人群,可以按照4∶4∶2的比例進行理財分配。 總資產的40%存入銀行,作為應急儲蓄。40%用于購買基金,其中以指數基金為主要投資目標。20%可用于國債購買或者股市投資。 第二招:基金購買 王先生從事IT行業,已經有了5萬元的固定積蓄,當下,他急切地想投資基金市場,但卻無從下手。目前無結婚和買房的打算。每月支出費用2000元,包括房租和生活開支,達月收入的50%。目前個人活期存款10000元,定期存款40000元(即將到期)。 專家點評:從王先生的資產來看,每月的結余有2000元,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資金來源,結構顯得比較單一。但由于沒有結婚和買房的打算,個人負擔較小,而且有一筆總數為5萬元的固定積蓄。因此,王先生的理財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合理分配這筆積蓄進行投資理財。 基金購買方案:年消費支出可以適當地節約,這樣就可以節余更多的資金用于投資。 銀行存款方面,5萬元的存款只需要拿20%存進銀行,即l萬元用于生活應急備用。另外4萬元可全部用于基金購買。 第三招:股市淘金 年收入5-7萬的年輕人中超過90%的人愿意用投資的手段進行理財。結合這種心態,建議渴望炒股的人士,一定不能過于心急。 股票的高收益無疑大大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但高收益也注定存在高風險,所以年輕人投資股市前要學會觀望,而且不適宜選取短線投資。最適合年輕人的股市投資目標應該是中長線的投資類型,而投資比重不需要太大。按照年收入5萬元為例,拿出2-3萬元用于股市投資最為恰當。 另外,投資前一定要對以下兩點有著清晰的認識:風險承受力和收益目標。投錢進入股市,你要問自己能夠承受多大的風險,跌到何種價位是自己的心理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