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們的錢都砸向何處? |
發布日期:2007-9-10 9:0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Capgemini和美林(Merrill Lynch)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北美地區、歐洲、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東地區的百萬富翁們花錢方式各不相同。這里所指的百萬富翁是指除了基本的住宅投資之外,至少擁有一百萬美元的投資資產的人群。 調查發現,美國和亞洲的富豪喜歡在汽車、飛機和游艇上一擲千金;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富豪則偏愛藝術品;中東地區的富豪在彰顯身份和社會地位的珠寶和手表上支出最大。 無論在哪個國家,超級富豪(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可投資資產的人)的消費方式,與那些剛剛跨入富豪門檻的人消費方式截然不同。人們越有錢,在藝術品、旅行和酒類上花的錢就越多,同時在珠寶上花的錢就越少。 北美 3200萬百萬富翁支出最多的是汽車、游艇和飛機,在藝術品上的消費比率是最小的,與中東并列。在錢幣、古玩、稀有的棒球卡以及其它具有收藏價值的個人隨身用品上,支出比重高達19%,位居全球首位。 歐洲 2900萬名百萬富翁有25%的奢侈品消費花在藝術品上,與拉丁美洲富豪并列全球之冠。他們在珠寶上的消費比率是最低的,也不像美國人那樣喜歡收集錢幣或其他喚起回憶的東西。 拉丁美洲 40萬名百萬富翁(還沒有美國德克薩斯州多)都是藝術品大買家,此項支出占其奢侈品消費的25%。在俱樂部會員資格、旅行及服飾上,他們的消費比率可與歐洲和美國的富豪媲美。 亞洲 260萬名百萬富翁在飛機、游艇和汽車上的消費高于美國富豪,在珠寶上的消費也遠遠高于歐洲和美國富豪。亞洲富豪在錢幣、古玩和其他收藏品的支出僅占其奢侈品支出的9%,在旅行和衣著上的開支則是最少的。他們在藝術品上的開支比率為19%左右,高于美國,但遜于歐洲。 中東 30萬名百萬富翁在珠寶上消費最多,因為它們易于攜帶并且方便顯示財富。中東富豪在游艇、飛機和汽車上的支出超過比美國富豪,他們喜歡奢侈品色彩較重的物品。 現在的危機比1998年更嚴重 拉里·芬克(Laurence Fink)是紐約投資管理公司黑石公司(Black Rock)的首席執行官,在創建黑石公司之前,是早期抵押證券市場的先鋒之一。他的公司在1999年上市,去年更和美林證券的投資管理部門合并,總資產達1.2萬億美元,還曾經建議華爾街的客戶從次級信貸崩潰中退出。 他在接受《財富》雜志的采訪時表示,不相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輕易放過利率,并稱美聯儲的聲明非常愚蠢。能夠讓調整者看到風險差額變得合適才是一件好事情。他談到,現在的清償危機比起1998年的時候更嚴重,問題更大、更廣泛、更加難以遏制,如果沒有央行注入流動資金,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他聲稱自己的公司現在沒有買入任何次級抵押證券,并表示從來沒在次級市場買賣。對于此次危機,他表示,華爾街在過去的五年內在抵押市場賺取了數億美元,現在雖然經歷了挫折,但不能僅僅看到今年的損失而不去聯系過去四、五年的盈利。在2005年的時候這個市場已經有點冒險,作為一個好企業應該在當時就縮小投入。 中國股市能否承受銀行股之重 希望這是一個虛擬的假設: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中國房價見頂回落,銀行壞賬增加,銀行股大幅滑落。 這對于中國證券市場或許是一個災難。按照目前銀行股占中國A股市場40%左右的權重來看,一旦銀行股拉開下跌帷幕,中國股市也要跟隨房市見頂,加上房地產股的助跌、證券股受拖累,中國經濟或將步入日本上世紀九十年代后塵,股市和樓市進入復合蕭條。 在目前中國證券市場的絕大多數權重集中于銀行股的情況下,中國證券市場管理層應注重市場的均衡發展,盡量平衡各個行業在證券市場的權重,否則的話,只要對銀行股消息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使中國股市走向單邊市,利好就助漲,利空則助跌,整個大盤都將看銀行股的眼色行事,而且給主力機構操縱指數提供了武器。 而根據4日收市的中國A股,目前總市值排在前十名的上市公司中,有五名就是銀行股,而流通市值排在前五位的,就有三家是銀行股。 事實上,在今年年初和八月份的行情中,銀行股就盡顯英雄本色,雖然大多數個股都在下跌,但是由于銀行股的領漲,整個大盤指數都是狂飚突進。 而且,在目前流動性過剩推動的中國宏觀經濟過熱中,銀行股的大量上市,將再次增加銀行的資產,從而導致銀行的資產擴張,加劇其在宏觀經濟的助熱作用。另外,一些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在境外上市,大量的資金回歸,也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 不過,如果任由目前銀行股領銜大盤的格局不變,不要以為本文開頭的情況不會發生,事實上,只要是經濟周期,就是高潮和低谷,任何經濟體和金融市場都不可避免;而對于管理層來說,既然不能逃避這種周期,那么最好未雨綢繆,作好預防,或者防患于未然,想好到時如何收拾殘局。 金融公司瞄準Y一代 Y一代在統計學上指的是6000萬出生于1979年到1994年間的美國人,這代人普遍依賴助學貸款上學,并且整體缺乏金融知識。樸次茅斯的金融培訓公司Total Candor的創辦人邁克爾·魯賓(Michael Rubin)說:這部分群體因此成為金融服務公司的巨大的商機。美國基金公司Thrasher Funds也正嘗試盡早打入這個未開發的市場。 畢馬威7月份的一個國際研究發現,基金管理公司對這代人給他們的客戶基礎造成的變化都措手不及。只有28%的受訪公司表示打算在未來5年內發展與Y一代客戶的關系,有22%在過去兩年就已經關注這個群體,但仍意味著業界只有一半公司,真正努力為這群20多歲的客戶的財政藍圖做打算。 魯賓說這群依賴游戲和網絡的人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財務目標,公司需要全面關注Y一代的財務計劃,不能單單對這代人講述投資和退休計劃,還得考慮他們的債務問題。 只有少數像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和美國世紀投資(American Century Investments)等,正盡量使它們的產品迎合年輕的投資者的需要。今年嘉信將它所有的主要回扣及退休帳戶從2500美元減至1000美元,并推出了15分鐘個人退休賬戶使退休投資更加快速簡單。美國世紀投資去年11月推出我的(任何)計劃,專門面向20歲-30歲對投資知之甚少的人。它同時也是一個教育工具,提供了兩種資產配置基金供選擇,最低投資金額為500美元。 歐洲房地產盛會瀕臨散場 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Capital)最近的報告預測,歐洲今年的房價將只上漲4.9%,遠低于2006年的7.6%,是1998年以來漲幅最小的一年。東歐的部分地區房價可能會下跌高達10%。 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的教授邁克爾·鮑爾(Michael Ball)說:市場已經明顯放慢。當然,歐洲的房地產市場仍然要比美國健康,歐洲幾乎沒有貸方參與這次充滿風險的次級債抵押。 利率上升恰恰是警示。2005年以來,歐洲央行的關鍵利率從2%增加到4%,并且9月份還可能再增加。英格蘭銀行也將利率提高至5.75%。這無疑對許多一度炙手可熱的市場潑了冷水。以愛爾蘭為例,2006年房價上漲了12%,住宅建設估計為經濟貢獻了11%。而今年,房價預計只能上漲5.1%,僅高于總體5%的通貨膨脹率。 信貸緊縮對西班牙的影響可能會更嚴重,在那里建造業占了整體經濟的20%。在過去的10年里,西班牙的房價已翻了5倍,但今年可能只上漲5.6%。英國的經濟比歐洲地區相對較強,但在2004年和2005年房地產增長就已經放緩。預計英國房價今年將增長8.8%,而2006年是9.1%。 最近外國資本正看好歐洲東部邊緣一些國家的房地產市場。物業顧問奈特·弗蘭克(Knight Frank)稱,到3月31日為止的12個月內,拉脫維亞的房價驚人地上漲了61.2%,同期,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房價上漲了24.5%。但是,投資者對美國和歐洲市場造成的影響越來越緊張,預計塔林的房價今年也將下降接近10%。 然而,歐洲軟著陸的機會還是被看好,相對于美國,歐洲住房供應比較緊張。當利率上升的幅度大大減少,盡管歐洲地區的房價上升空間只有4.9%,但只要通貨膨脹率維持在目前的2%,買房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