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在被問到如果他們當選總統,心中有無屬意的財政部長人選時,不約而同地點名巴菲特。
在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之時,巴菲特頻頻出手抄底,再度成為焦點人物。
同一個世界,同一刻降息。受金融風暴威脅的國家史無前例的聯合起來…
上月底出版的關于巴菲特這位美國第二富豪的傳記——《滾雪球:巴菲特和生活中的商機》披露了巴菲特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這部厚達960頁的傳記揭示,雖然巴菲特在長長的人生軌跡中曾經涉足其他領域,但是他一直展現出驚人的干勁和不同尋常的賺錢天賦。
《滾雪球:巴菲特和生活中的商機》一書的作者是前摩根士丹利保險分析師愛麗絲·施羅德,她獲得珍貴的機會,深入采訪了巴菲特本人、家人、商業伙伴和朋友,包括比爾·蓋茨。
傳記“別太夸我”
上世紀90年代末,施羅德在撰寫一份有關巴菲特經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報告時接觸到巴菲特,深得后者賞識。巴菲特于是邀請她幫他寫傳記,與她聊了數千小時,還提供大量個人檔案和朋友數據助她撰稿。他還說:“如果我的說法與任何其他說法不同,那你就選一個沒那么夸我的版本。”
小時候的沃倫·巴菲特在學校里成績很差,還經常離家出走,還常常到社區里的商店偷體育運動商品。有一次,巴菲特的父親發現他的衣柜里堆滿了高爾夫球,因而起了疑心。父親作出最后通牒:除非改正錯誤,否則的話不準他再去靠送報紙來賺零用錢。
“這個通牒對我很奏效。”巴菲特說。他從此“改邪歸正”,并靠送報紙積攢下來的零用錢,在內布拉斯加州一個農場買了一塊16公頃的土地,當時他只有16歲,還是華盛頓中學的學生。巴菲特在當地雇了一名農民幫他耕種土地,有關協議持續至今。
拒絕幫妹妹還債
愛麗絲在傳記中披露了一些似乎有損巴菲特形象的軼事。例如在1977年,巴菲特的原配夫人搬出了他們位于內布拉斯加州的家。巴菲特回憶往事時說:“這不該發生。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當時,巴菲特已經積攢了大約7200萬美元的身家。但是,他仍然把全副心思放在怎樣賺更多的錢上,“家人變成了第二位。”巴菲特向愛麗絲解釋說。
上世紀80年代末,巴菲特的妹妹多麗絲因為投資金融衍生產品失利而瀕臨破產。她懇求當時坐擁20多億美元的哥哥出錢幫她渡過難關。但是巴菲特拒絕了妹妹的請求,理由是他覺得這樣做等于資助那些不理性賭博的投機者。“我本來可以幫她承擔幾百萬美元的債務。但是,你知道,我覺得那幫人本來就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