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換個角度看美元和國際形勢對金價和經濟的影響(3)
        發布日期:2004-2-12 16:0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第一個特點是戰爭目的的變化。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根源于民族與國家間的利益矛盾。處在物質產品生產階段內的帝國主義戰爭,是為了打通物質產品的貿易渠道,保證本國物質產品的輸出與生產資源的輸入,而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隨著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利益爭奪的焦點從實物經濟利益轉向虛擬經濟利益,戰爭的目的也從是為了調節實物產品流向轉到是為了調節國際資本的流向,或者說是從爭奪實物產品的霸權轉向爭奪貨幣霸權。   科索沃戰爭就是虛擬資本主義時代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貨幣霸權打響的第一槍,是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貨幣霸權,對與自己爭霸的另一種貨幣-歐元進行的第一次軍事打擊。從90年代中期開始,歐盟國家加快了準備啟動歐元的步伐,主要是各參與歐元的國家為了滿足加入歐元的條件,極大地實施宏觀緊縮,已把公共赤字壓縮到占GDP的3%以下,按理說歐盟的宏觀緊縮應該使本幣升值,但在1995~1997年間卻出現了以馬克和法郎為代表的歐洲貨幣對美元大幅度貶值,原因是大量歐洲貨幣資本出于對歐元啟動的前景不明朗,用美元來回避匯率風險,期間大約有超過兩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美國,由此造成1995以后美元和美國股市的大幅度上升。在歐元啟動之前已經有各種跡象顯示歐元可能走強,這必將導致早前流入美國的歐洲資本大舉回流,而美元和美國股市將面臨崩潰的危險,貨幣霸權則可能在美歐之間易手。1999年初歐元正式啟動,一開始就先聲奪人,對美元上漲到1:1.19,以后稍有回落,但仍維持在高于美元的水平上,而恰在此時,美國及其所領導的北約發動了科索沃戰爭,使歐洲的安全形勢發生變化,由此使歐元對美元的比價一路急跌,最低時曾跌至0.8:1(關于這些問題的分析,可參閱我1998年寫的《歐元統一與亞洲金融風暴及中國中期內的政策選擇》和1999年寫的《從我國使館被炸和科索沃危機看美國的真實戰略意圖》,見中宏網與中經網)。   今年3月爆發的美伊戰爭,是美國用戰爭手段對歐元的第二次打擊。從去年7月開始,歐元再次上升到與美元平價,到今年初最高已升至1:1.18美元,接近歐元啟動時的水平,美國則不顧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在海灣地區開戰,歐洲的經濟與石油安全再次受到威脅,因此再次阻止了歐元對美元的強勢。   第二個特點是戰爭對象的變化。   以往3000年世界戰爭的歷史,軍事打擊的對象都是自己的直接利益敵人,因此戰爭都是爆發在有直接利益沖突的國家與國家之間。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第二章中說,戰爭中的對象就是三個,即“消滅敵人軍隊、占領敵人國土和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就是對這種戰爭形態的經典概括。傳統戰爭之所以必須以敵方國家為對象,以領土占領為目的,是因為處在物質產品生產時代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想擴大市場份額和獲得生產資源,必須在打垮了敵國的軍隊和占領了敵國及其殖民地的領土后才能辦到。但是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由于國際資本的特點,以軍事手段直接打擊自己的利益敵人已經不可能了。   可流動的國際資本是價值形態的資本,但又與實物形態的資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例如停留在美國的國際資本,其實物形態可能是歐洲的礦山和工廠,或者是日本的地產、道路和橋梁,所以如果美國為了維護美元的霸權,直接打擊其他發達國家的本土,破壞了其他發達國家國際資本的實物形態,停留在美國資本市場上的國際資本也將不復存在。到2002年底,停留在美國本土的國際資本總值已經超過了9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一年的GDP總值和全部資本市場資本總值的三分之一,如果這部分國際資本不存在,美國資本市場的下跌幅度恐怕要超過50%還不止。此外,與美國保持巨大貿易順差的發展中國家,也需要把部分所獲得的美元在其他發達國家轉換成實物資產,如果其他發達國家的生產能力遭到破壞,這種轉換機制就不存在,又會反過來影響這些發展中國家愿意持有的美元數量,由此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由于有能力爭奪世界貨幣霸權的國家都是當代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或國家聯盟,這就決定了進入到虛擬資本主義時代,在發達國家間難以爆發類似前兩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戰爭。   如果只能用戰爭手段來調節國際資本流向,又不能直接打擊與自己爭奪貨幣霸權的國家,那么就只能打擊那些與敵方國家在國土或經濟安全方面有密切聯系的國家,以此來改變敵方國家資本市場的安全狀況,達到把停留在這些國家資本市場內的國際資本驅趕到本國的目的。科索沃位于歐洲的腹心地帶,就在德、法旁邊,爆發戰爭當然會對歐洲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核心產生巨大影響,所以美國在科索沃戰爭中是用區位因素打擊歐元。伊拉克雖然離歐洲的經濟中心比較遠,但由于歐洲高度依賴海灣地區的石油,如果戰爭逐漸蔓延到海灣其他產油國,導致歐洲來自海灣地區的石油供應斷絕,歐洲經濟必然會陷入一片混亂,歐元自然也要垮臺,所以在美伊戰爭中美國是用石油因素來打擊歐元。   當面之敵不是自己的直接利益敵人,這是3000年世界戰爭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戰爭的對象就是在這個意義上發生了變化,而這個變化對當代武器系統、作戰原則、軍隊編成和軍事理論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怎么估計都不會過分。   第三個特點是戰爭方式的變化。   一戰以來,帝國主義戰爭的爆發方式越來越趨向于突然襲擊,為此就需要進行戰略與戰術欺騙,但欺騙的目的是為了掩蓋戰爭爆發的時機,是為了讓對手缺乏準備,戰爭一旦開始,當面之敵還是自己的直接利益敵人。而為爭奪貨幣霸權的戰爭,需要進行軍事打擊的對象與本國并不存在直接利益沖突,只是因為這些國家與自己的直接利益敵人在安全形勢方面的相關度高,這就需要把戰爭的真實動機掩藏起來,而給所進行的戰爭找一個與此完全不相關的理由。這樣,戰爭中的欺騙就從戰爭時機的欺騙轉向戰爭目的的欺騙。例如科索沃戰爭,美國是把打擊歐元的目的隱藏在所謂“人權高于主權”的口號之后,倒薩戰爭則是把打擊歐元的目的隱藏在清繳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后面。至于所需要打擊的國家,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處在實物資本主義時代的帝國主義戰爭,發動戰爭的目的一般都很清楚,就是開始不清楚,戰爭爆發后不久也很快就能清楚。例如二戰中德國在向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后不久,一支大軍直逼莫斯科,是要摧毀蘇聯的政權,另一支大軍則奔向巴庫,去奪取那里的石油,因為德國極度缺乏能源和礦產資源,奪取蘇聯的資源就是德國的戰爭目的。而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由于出現了新的戰爭欺騙性,使人們更難以明了發動戰爭者的動機,以致于在科索沃戰爭中歐洲人開始還和美國連手打,只是到后來才對美國打擊歐元的意圖有所察覺,走向了反戰。倒薩戰爭中,人們都覺得美國攻伊恐怕不是為了反恐那么簡單,輿論所開出的美國戰爭目的單子恐怕有七、八個還多,但真正認識到倒薩戰爭的目的是打擊歐元的人是少之又少,這就使國際軍事與外交斗爭的形勢變得更加曲折和復雜。   從戰爭時機欺騙到戰爭目的欺騙,使戰爭爆發的突然性減小了。發動戰爭的國家為了提高欺騙的效果,往往會在戰爭爆發前很長時間先作大量輿論準備,公開宣稱要教訓某個或某幾個國家,然后是堂而皇之地調兵遣將,在最近的這場美伊戰爭中美國甚至還要讓媒體大量參與,都是在迷惑歐盟國家和欺騙世界輿論。但這并不是說今后就不會出現突發式的戰爭,   科索沃戰爭后,歐洲國家對美國的這種戰爭欺騙方式已經開始察覺,在今年美伊戰爭開始之前和之后,法、德、俄已公開結成反戰聯盟,運用外交乃至某些軍事手段,成功地阻止了美國企圖把倒薩戰爭擴大到其他海灣國家的行為。美國此次打擊伊拉克還大張旗鼓地試圖通過聯合國的決議,想給戰爭找一個合理的說法,但是沒有得手,反而讓法、德、俄的反戰準備有了充分的時間。最近歐元對美元的比價又升到1:1.19,從前兩次美國動手的時機看,都是在1:1.2以前,這可能是美國設定的使用戰爭手段打擊歐元的上限,而且美國已經在伊拉克有12萬駐軍,所以美國下次再對歐元動手,可能不會再尋求通過聯大,而且以前早就給許多海灣產油國安好了罪名,實施突然打擊,歐盟國家才沒有阻止美國動手的機會,例如在美國動手之前率先向美國準備打擊的國家派兵。科索沃戰爭后期,俄羅斯僅向塞爾維亞派出了一支只有200人的傘兵部隊,就讓北約的軍隊無法進入普拉什締納機場,因為北約不敢冒與俄羅斯正面沖突的風險,美國當然懂得“前車之鑒”的道理。所以當代的帝國主義戰爭不僅會有目的欺騙,也會有時機的欺騙。   第四個特點是戰爭規模的變化。   處在物質產品生產階段的帝國主義戰爭,從規模看是不斷趨于擴大。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拿破侖戰爭中出現了軍的編制,一戰、二戰中不僅出現了集團軍的編制,還出現了方面軍的編制。19世紀初的戰爭,兩軍對壘時戰線的長度最長不過十幾公里,一戰中歐洲戰場的戰線長度已達300公里,從歐洲南部的阿爾俾斯山直達北海。拿破侖戰爭時期,參戰國在戰場上投入的兵力不過數十萬人,一戰時期已增加到1300萬人,二戰時期更增加到6500萬人。戰爭規模的擴大,當然有人口和生產能力增加以及軍事裝備現代化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參戰的雙方都是實力相差不多的大國,為了打垮對方,必須傾其全部國力。但是虛擬資本主義時代的戰爭,由于需要進行軍事打擊的對象已經不是實力相當的大國,而是與敵對利益國家安全形勢相關度高的小國或弱國,是實力不對等的戰爭,因此戰爭就會趨于小型化。   此外,國際資本的流動每日每時都在發生,而價值形態的資本只不過是電腦磁盤中的一個記錄符號,在世界進入網絡時代的今天,從美國向歐洲或亞洲調動一筆資金的速度據說只需要0.6秒。當然從看清形勢、作出決策到拋出資產回籠現金也需要時間,不會有0.6秒那么快,但從國際性投資基金的通常運作規律看一般都不會超出兩周。所以,國際資本出于經濟、安全和投機等原因隨時都可能出現大規模流動。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資本的流動規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頻繁,使國際貨幣匯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頻繁和大幅度變化。以美元與歐元的比價來說,從去年初到目前為止,歐元已經對美元升值了30%,其間已經歷了三次大起大落,歐元已經三次逼近與美元1:1.2大關,最近的一次就發生在10月下旬到目前,歐元的升值幅度超過了10%,其中一天中的升值幅度就超過1個百分點。從日本資本市場泡沫破裂的情況看,日經指數下跌30%不過是幾個月內的事,下跌50%沒用一年時間,而三年內則下跌了70%,但是在下跌50%以后日本金融市場就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入崩潰了。所以,如果打擊國際資本流向的行動晚了,在本國的金融風暴已經發生后才動手就無濟于事,這就要求用以支撐貨幣霸權的軍事力量必須具有快速反應和多點式行動的能力,促使軍隊編制、作戰方式和武器系統的配置朝小型化和能夠快速反應方向發展。   許多人特別是許多軍事專家認為,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導致武器系統發生“精確革命”,才使戰爭和軍隊編制等出現小型化的趨勢,因為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的發展使軍隊的火力更強大,打擊得更準確,所以過去需要大批軍隊才能達成的作戰目標現在由較小的作戰部隊就能完成。這樣說當然有一定道理,歷史上武器系統的多次重大進步,總是能引起作戰方式和軍隊編成方式的改變。但是前面已經指出,武器系統在過去的年代里已經出現過三次重大進步,卻并沒有使戰爭出現小型化的趨勢,而是越打越大。說到“精確革命”,19世紀中期現代步槍的出現實際上也是一次精確革命。在以火冒、圓錐彈頭、線膛和后裝式為標志的現代步槍出現以前,軍隊所使用的步槍是前裝式滑膛槍。老式步槍不僅射速慢,而且有效射程也極為有限,還不如弓箭,所以在19世紀初期的反法戰爭中,造成戰場殺傷的武器主要是火炮。但是在出現現代步槍后,與老式滑膛槍相比,由于射擊精度提高了5倍,有效射程提高了6倍,甚至超過了火炮的有效射距,發射速度也提高了10倍,所以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由步槍所造成的殺傷已占到全部戰場殺傷的90%,比火炮高出10倍。以后火炮也像步槍一樣進行了類似的改良,也能夠打得更遠更準,由此使進攻的一方當士兵躍出掩體向對方陣地發起攻擊時,在敵人準確而密集的火力面前無異于自殺。一戰爆發時各國統帥部原先估計只要幾周內就能結束戰爭,卻因為攻擊中的戰場傷亡太高,使交戰雙方誰也不敢輕易發起進攻,由此變成了長達四年的“膠著戰”和“鉸肉機”式的戰爭,幾百萬士兵由此付出了生命。所以,只要是大國之間的戰爭,不論武器系統怎樣進步,只會導致戰爭規模的擴大而不會縮小。   以上分析已經說明,為什么是美國要率先進行新軍事變革。就是因為在當代只有美國最先進入虛擬經濟生存狀態,只有美國最需要用軍事霸權支撐貨幣霸權。美國進行新軍事變革的動力,植根于美國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形態的轉變當中,不首先從經濟角度觀察美國進行新軍事變革的動機,就永遠不能深刻理解與看清美國進行這場變革的原因和前景,也不能深刻理解當代國際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斗爭中諸多新變化的原因與發展趨勢。我無意批評許多軍事專家僅從軍事角度來解釋世界新軍事變革的作法,因為從經濟角度出發,全面剖析世界資本主義新階段中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種種變化及其原因,首先應該是經濟學家的責任。      結語:虛擬資本主義時代中國的戰略選擇      從19世紀后期到二戰前,世界主要的礦產資源發現幾乎都在美國,德國與日本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由于受初級產品資源的強烈約束,產生實行對外軍事擴張的動力。二戰后,隨著各發展中國家對本國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形成了世界性的初級產品市場和南北國家間的所謂“垂直分工”體系,德、日兩國都走上了“貿易立國”的道路,實現了在和平條件下的增長與繁榮。從世界初級產品市場看,二戰后直到90年代末都是供應充足,引起世界初級產品價格的長期下跌趨勢。   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世界發達國家的總人口也只有7億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2%,卻消耗了世界80%以上的資源。80年代以來,由于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開始加速,特別是中國工業化自90年代以來進入到重工業階段,世界初級產品供應在本世紀初已經再次出現了緊張趨勢。   從中國看,1992年糧食轉為凈進口,1993年石油轉為凈進口,1995年初級產品全面轉為凈進口。1995~2002年,中國初級產品凈進口年增長率高達32.3%,是同期進口總額年均增長率的2.6倍。去年到今年,由于中國的鋼鐵和石油消費急劇增長,中國進口的鐵礦砂已經占世界全部可貿易量的30%,石油新增進口也占世界新增產量的30%。到2030年,中國將變成擁有16億人口的大國,如果到那時基本上實現工業化,達到人均1萬美元GDP,年均所消費的石油和鋼鐵至少要都要8億噸,人均也才500公斤,是世界工業化國家完成工業化時人均消費水平的一半。如果到2030年中國的鋼產量達到8億噸,鐵礦砂的進口可能將達到6億噸以上,已經超過了目前世界全部鐵礦砂的貿易量。鐵礦砂的問題還不大,因為直到目前世界鐵礦沙的可采儲量還高達3500億噸,如果中國的需求增加,產量增加還有較大潛力,但石油是大問題,因為目前世界石油生產的可貿易量只有16億噸,如果被中國買走一半,必然會與其他國家的需要發生矛盾。由于中國是16億人口進入工業化,是世界現有工業化人口2倍以上,再加上印度、東盟等國家工業化對資源的需求,可以預言,二戰以來國際初級產品市場供給相對寬松環境的將從根本上改變。   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由于國際初級產品供應環境再次趨緊,是否仍會爆發世界性的資源性戰爭呢?對這個問題作出正確判斷對資源稀缺的中國來說極為重要。   從美國貿易逆差的地區結構看主要是對東亞地區,約占三分之二,其中對中國占25%,因此美國能維持“虛擬經濟生存”狀態,主要是依賴東亞特別是中國的產品凈剩余。從這一點來說,美國為了本國的利益,將對中國提供國際安全保障,所以美國與中國的戰略利益共同點將會越來越多,中美兩國的關系也會越走越近,美國在與歐盟爭奪貨幣霸權的過程中也將會長期實行“擾亂歐洲、穩定亞洲”的政策。   世界資本主義走入虛擬資本主義階段首先是經濟原因,是受到市場機制的推動,而從市場機制的作用來說,歐盟國家制造業轉移的方向也應是中國。在中國目前所吸納的直接投資中,歐盟國家雖與美、日等國差距明顯,但也已相當于美、日等國的40%,德國的大眾公司早在美、日之前就進入了中國的生產汽車市場,最近寶馬、奔馳等汽車公司和克虜伯等鋼鐵公司也大舉進入中國,還有西門子和愛立信等歐洲的大電子通信公司也早就在中國登陸。隨著歐盟國家轉入虛擬經濟生存步伐的加快,與美、日等國在中國的投資差距就有可能縮小。近兩年歐盟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放慢,歐盟國家的領導人普遍認為是由于歐盟的工資和福利水平太高,因此一方面在推動歐洲工資與福利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也鼓勵本國的企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制造業。而若歐盟國家也把其制造業主要轉移到中國,并在走入虛擬經濟生存狀態的過程中逐漸依賴中國的制造業產品供給,亦會對中國形成國際安全保障。   中國也有向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大規模提供剩余產品的能力。日本和德國在貿易順差高峰時,平均每個制造業工人所提供的貿易順差在1.5萬美元左右,且并未妨礙本國居民享受現代化的富裕生活。但日本和德國的人口基數太小,所以德、日貿易順差之和在最高峰時,也只相當于發達國家全部制造業產出的5%,而到2030年時,中國的人口可能是德、日之和的9倍,所以僅中國一個國家所能提供的制造業凈剩余產品,就可以占到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全部制造業產品需求的40%以上,加上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凈剩余產品,應該可以滿足發達國家“虛擬經濟生存”的需要。   中國目前所制定的戰略,時間跨度應該到2020年。在這段時間里,世界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制造業轉移可能將走到尾聲,如果在這個過程里中國不但接受了美國和東亞地區的制造業轉移,也成功地接受了歐盟國家的制造業轉移,則中國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而言就是最有國際安全保障的國家,就有與美、日、歐等國都形成長期友好與合作關系的堅實基礎。   這并不等于說中國就沒有建立自己獨立防御體系的必要,也不是主張把中國變成某一個大國的附庸。古往今來的歷史說明,能夠最終贏得戰爭勝利的始終是那些擁有最強大物質生產能力的國家。二戰前美國雖然沒有生產多少坦克和飛機,但是由于戰爭需要,從空軍看到戰爭后期已經從開戰前只有1200架作戰飛機和2500個飛行員,變成擁有7萬架飛機和由250萬人組成的世界最強大空軍,軍艦和坦克的生產到戰爭后期也遠遠超出了日本和德國。所以,擁有強大生產能力的國家也就擁有隨時把這種能力轉為戰爭需要的條件,并且能最終戰勝敵人。中國目前還沒有完成工業化建設,第一位的問題是在物質生產能力方面趕超世界發達國家,而只有完成了物質生產能力的趕超才能形成永久與穩固的獨立安全保障,別人才真的不敢欺負你,才有與其他國家平起平坐和捍衛世界和平的實力。由此而言,中國在2020年以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抓住國際機遇,爭取世界發達國家的制造業向中國轉移。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王建)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換個角度看美元和國際形勢對金價和經濟的影響(2) 下一篇:投機智慧(許析光)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金價將受美救市計劃進程影響 
        ·報道稱融資融券獲國務院批準 國內業界
        ·9月26日成交總匯
        ·9月26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6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布什孰促國會: 救市刻不容緩
        ·一枚喀什宣統伍銭
        ·今年郵市價格平均跌三成
        ·理財習慣比理財標的更重要 
        ·“十一”黃金周 閑錢“賺”起來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