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古玩市場不打假?
        發布日期:2004-10-16 7:4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來源:雅虎中國


          四川大學考古學博士王英(化名)花40余萬元買到的75件古玉全是贗品。成都送仙橋藝術品市場的眾多商家認為“古玩市場不打假”,因為從古以來古玩市場就真假并存。“古玩市場講的就是眼力,眼力好受騙少些,眼力不好受騙多些。”(據10月14日《成都晚報》報道)在一個對假冒偽劣產品人人喊打的時代,傳出“古玩市場不打假”的“商意”(相對于民意而言),真讓人啼笑皆非。假如這種“商意”被社會所接受的話,即便王英的起訴沒有超今日焦點:廣 告過訴訟時效,也甭想打贏這場官司了,因為“古玩市場不打假”嘛。   我們不妨順著“古玩市場不打假”的邏輯往下推理,看看會有哪些情況發生。   情況一:售假合法,售假者無罪。經銷古玩者,一般都是鑒定文物的行家里手,他們進貨時,是要經過仔細的甄別,生怕被贗品所害。為什么擔心,不就是擔心自己吃大虧,甚至為一件贗品古玩而傾家蕩產嘛。在這里,古玩經銷商從內心里是斷然不會支持“售假合法、售假者無罪”這個潛規的。之所以公開“堅持”,是因為自己很可能也是個地地道道的贗品受害者,為了轉嫁損失,才愿意從受害者變成害人者。一句話,趨利避害使之然。售假“合法”、“無罪”,是鼓勵怨怨相報,別人坑我沒商量,我坑你也心安理得。   這樣一來,古玩市場豈不成了免責行業?免責行業,必然會魚目混珠,那樣,坑害消費者成了家常便飯,惟一竊笑的只有少數大發贗品古玩財的經銷商。   情況二:買假正常,買假者活該。“古玩市場不打假”,贗品古玩充斥市場,消費者買假當然在所難免。作為考古學博士的王英,盡管是她在考取博士的前一年買到贗品古玉的,但是,她的鑒賞力肯定要遠遠高于一般的人。   “買假正常,買假者活該”一旦成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隨著上升,這一點恐怕是古玩商們所始料不及的。   情況三:古玩市場的“準無政府主義”。售假不要人管,買假也不用誰問,借口“古玩要打假,市場上根本無法操作”,不是活脫脫一個無政府主義的論調嗎?按照古玩商們的這個觀點,文物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部門都不能染指古玩市場,完全靠一種自然法則來維系市場的運作,這分明是關門主義,和法治社會的理念格格不入。古玩商們之所以如此“暢所欲言”,和當地的主管部門長期放任自流不無關系。古玩商靠贗品賺錢,他們主張“準無政府主義”(即:有主管部門,但是,這些部門要“有所不為”)可以,問題是,消費者不能接受,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倒古玩市場就好比進了強盜的山頭,受害沒講理的地方。   借口“行規”,不是免責的理由。既然古玩市場的霸王行規被揭開了冰山一角,我們還是趁機將它來個天翻地覆,把其中的貓膩給全部抖摟出來,還古玩收藏者一個公道吧。(稿源:紅網)(作者:劉海明)(編輯:徐志頻)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金融產品 拿什么信任你? 下一篇:“真”書畫未必都有價值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預期鉑金長期價格將會走升 
        ·黃金石油泡沫即將到來
        ·長假期間金市或宜空倉   
        ·金價將受美救市計劃進程影響 
        ·報道稱融資融券獲國務院批準 國內業界
        ·9月26日成交總匯
        ·9月26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6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布什孰促國會: 救市刻不容緩
        ·一枚喀什宣統伍銭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