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的金融危機是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從這場危機中世界應該吸取兩大深刻教訓。
“第一個要吸取的教訓就是,不能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卻制造一個更大的問題”。在林毅夫看來,金融危機之所以發展到目前階段,與美國政府沒有很好地處理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有關。
“其實,互聯網泡沫破裂之時,美國經濟就應該陷入衰退,但美聯儲用降息來刺激了房地產經濟。”他說。他認為,這造成美國房地產市場一度高度繁榮,“代價是促成了房地產這個更大泡沫的產生”。隨著2006年年初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次貸危機逐步顯現并愈演愈烈,成為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
林毅夫說,這次金融危機留下的另一個教訓就是,要關注金融創新的隱患。美國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復雜,監管又沒跟上,這就給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形成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林毅夫指出,盡管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金融救援措施,但是美國經濟依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他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因為中國金融機構購買的美國次貸產品不多,但間接影響不容忽視。因為美國經濟放緩勢必減少美國的需求,而這會沖擊到中國對美國的出口。
在當前嚴峻的金融形勢下,林毅夫認為,中國應該增加內需,而在這方面中國有很大的潛力。“一方面我們的城鄉差距很大,新農村建設有許多項目可做;另一方面中國財政狀況也比較好,有刺激內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