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利好是“三公”[日期:2004-11-20]來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苗一葉[字體:大 中 小]
2005年郵票發行版式的改變對市場、對前期品種的影響是好是壞現在并不好說,說好者有理由,說壞者也有論據,個人認為,版式的改變如果說是出于吸引集郵者的目的無可厚非,但出于圈錢的目的而發行則對市場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鄧小平偽小版的炒作如果是05版式的引子,那么最后是苦果還是有善終則有03套小版的前車之鑒,前邊每套都炒,期貨高開,一兩個給一點機會,其余的套套都套死參與者,最后打折處理也沒有人參與了,錢是可以圈到一些,但市場也死路一條了。
如果把新郵按規定在郵政窗口銷售,版票套票都按面值公開銷售,還利于集郵者,擴大收藏群體,則新郵的發行版式的改變會對行情產生助推作用,收藏者會回來,投資者會進來,市場會活躍行情不間斷。
在2002年底03每套都要出小版之時,筆者就指出小版最后要打折,并提出來把小版在郵政窗口公開平價銷售,讓每一個小版發行都成為宣傳集郵,宣傳郵政的機會,市場行情會不請自己來。結果意見沒有采納,市場就是這樣了,銷毀30億郵票都沒有多少作用。所以市場發展在于“三公”,版式的改變圈錢本質不變再變也沒有用,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壞境投資者不請自來,屠殺式的市場請也不來。
《清明上河圖》發行了,題材是非常受歡迎,但一千多萬的發行量明顯是供大于求,現在價格還在18元以上,郵總仍然是圈錢的思路,不在窗口公開銷售,只想在市場高價拋售,估計最終會和《祖國邊陲》一樣打折,影響市場行情向下調整。近期鄧小平版票、國旗國徽、人大等持續下跌,產生了一批跌破20元的版票,連堅持了近一年的猴大版也開始不斷創出新低,40元的價格已經到了年初啟動前的價格,這還是在公司年底放貨沒有正式開始的情況下,2004年一些虛高價格的新郵在公司掌握大量貨源隨時隨地可能放出來,這些可是按面值賣都有利潤的東西,所以市場的寒冷冬天隨著放貨的冷空氣會越來越冷,對炒新者的真正考驗才剛剛開始,因為起跑線就不一樣,市場炒作跟風者面值幾倍拿的貨與以面值賣都賺錢的公司貨如何拼搏?
為了明年新郵預訂郵總最近可能會出一些利好政策,但只是為了郵總能把明年的新郵訂出去和把今年的貨賣出去而出的政策,效果也是一時的,市場沒有基本的公平、公正、公開是不會有多好的,所以郵總銷售方式、預訂方式和是否執行“三公”原則是一個根本的標準,執行了市場會健康發展,良性循環,否則發行期內郵票不按規定面值銷售,高價炒賣這樣大面積違規行為無人管,銷毀清單不公布,說明只打蒼繩不打老虎,有多少利好照樣市場不買賬。苗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