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喜歡的藏品最好不動聲色
經過多年錢幣收藏市場的摸、爬、滾、打,一路走來,增長了見識,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偶有心得,今與藏友切磋、共勉。
一忌不懂裝懂,長期當外行。隔行如隔山,如果你對錢幣常識一知半解或道聽途說,在收藏過程中就會常上當受騙花冤枉錢。這就需要錢幣收藏者不斷加強學習:一是向書本學,購買有關錢幣方面的書籍資料。二是從實踐中學,多接觸錢幣實物,細心揣摩,進行分析比較和把握。三是要向專家請教。四是經常與藏友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二忌頭腦發熱,感情沖動。購買古錢幣一看真假;二看品相;三問價格。要學習掌握購買錢幣的交易技巧,在錢幣市場或金店內發現自己喜歡的藏品,不要喜形于色,直奔目標,不惜重金買下。而是暗中觀察,不動聲色,迂回接近,不妨先探問其他錢幣的價格,以分散賣者的注意力,然后不經意詢問價格,故意把它說得一文不值,俗曰:褒貶是買家,把價格砍到最低時再成交。
三忌聽賣者講“故事”。諸如拿“祖傳”、“扒房子、挖地基時發現”、“急用錢”之類的“故事”說事。須知這些故事大都是賣者自己瞎編的,在美麗的謊言背后卻隱藏著蒙騙買者上鉤的陷阱。
忌隨心所欲見啥買啥
四忌隨心所欲,見啥買啥。錢幣收藏要有目標、有計劃。古今錢幣紛繁浩瀚,品種極多,僅人民幣就有紙幣系列、普通流通紀念幣系列、貴金屬紀念幣系列,它們之下又可分若干系列。所以,必須根據自己的財力和愛好,有選擇地加以收藏,最好是少而精、成系列收藏。
五忌受挫后偃旗息鼓。錢幣市場充滿誘惑和風險。首先是收藏假幣贗品的風險。初涉收藏者買入假幣贗品不足為奇,就連專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其次是價格風險。如1997年香港回歸時,正逢錢幣市場炒作登峰造極的時候,錢幣市場詮釋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話,從而加大了收藏者的投資沖動,不惜在高位接盤,當時200多元的香港回歸普通流通紀念幣(兩枚面值20元),目前市場價僅21元。收藏者如不慎買入假幣贗品或遭受價格暴跌的打擊,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是要加強學習,認真汲取經驗教訓,總結摸索錢幣市場的運作規律,趨利避害,做一名成熟、理性的投資者。
要有平常心態
六忌急功近利。錢幣市場的暴利時代已過去,企盼自己的錢幣藏品快速升值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錢幣收藏是一種志趣高雅的活動,貴在賞鑒。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錢幣收藏活動的經濟價值導向也是毋庸置疑的。錢幣收藏者要有一個平常心態,由過去趨利性收藏轉到觀賞、把玩、研究、交流上來,提高錢幣收藏的品位,養成寧靜、淡泊的操守,擺脫銅臭的困擾和煩惱,感悟收藏真諦。
(《人民政協報》 黃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