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鍵:從時間、交易量、信心判斷市場底部
--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從上證指數6124點,到昨日收盤的1974點,"熊市"傷透了無數投資者的心。那么,在"熊市"肆虐了股市一年多之后的今天,投資者是否重新可以入市"抄底"?投資者又該遵循何種投資理財策略以實現"少虧損,多發財"?在剛剛結束的"2008西湖金融峰會"上,來自太平洋(601099)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級經濟師孫鍵對此作了精彩的回答。
熊市中"活命"最重要
"在熊市中,首要的一點,就是活下來。"孫鍵表示,從國內投資者類型來看,如果是"給國企干的",在熊市中首先是要保本,因為保本是今后發展的基礎;而是 "給自己干的",首要任務是"活命"。
孫鍵稱,一般來說,個人投資者決策速度很快,決策效率高,但一旦投資決策出現失誤,個人抗風險能力是比較差的,有的時候甚至輸得很慘。因此,在熊市中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
孫鍵表示,要在熊市中 "活命",投資者必須調整好自身的投資心理。首先,是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其次,是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比如國內QDII第一次出海的時候,大家都是滿懷信心,以為可以去海外撈錢,但現在絕大部分QDII產品都在虧損。因此,投資者不可自我陶醉,而應該從心理上戰勝自己;最后,就是要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做到以上三點,基本上就可以了。
三個信號判斷市場底部
孫鍵表示,經濟都是有周期的,有周期就有起伏,有起伏就有抄底的可能,因此,了解經濟周期之后,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時候抄底。
那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市場是不是到了底部?孫鍵表示,這首先要理解底部的特征是什么。從目前來看,全球金融風暴已經向實體經濟蔓延。投資者應該在經濟衰退的過程中判斷出市場的底部,并進行抄底。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關鍵性信號來判斷。
第一個信號,就是時間。孫鍵表示,回顧歷次金融危機,都是有顯著的時間特征的。比如,美國高科技泡沫讓美國股市 "熊市"持續了31個月;上一次國內熊市持續了快4年時間。危機是有時間段的,現在大家都在看好底部,但這個時間是不夠的。
第二個信號,就是交易量。孫鍵稱,當市場上"有賣的人,但買的人沒錢了,而且割肉的人也沒有了",這個時侯就可以抄底了。
第三個信號,就是市場信心。孫鍵稱,"當所有能改變市場格局的市場力量和行政力量 (這些力量包括政府干預、制度創新等)都失去效力"時,大家都面臨一個崩潰邊緣的后期,抄底的機會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