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人民幣樣幣學術研究獲重大突破——新中國第一套流通紀念幣樣幣探尋紀實(孫景龍)

        www.ccbczpx.com 11-12-06 08:27:51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樣幣概念模糊不清、樣幣價值觀念不強把它的外包裝剪掉、取出幣來,結果瞬間什么也不是了。或許,至今尚不為人知的分幣樣幣也曾慘遭“肢解”。

        圖11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1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13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可以預測建國35年樣幣以后還會不斷完整出現的,分幣樣幣也會出現的,那只是時間的問題、只是樣幣收藏者增加的問題、只是人行樣幣管理松緊的問題了。

            建國35年樣幣的制作數量是多少?由于人行的文件中沒公布具體數量,要了解到人行與其各分支機構等單位之間的數量“賬務”是異常困難的事,但可斷言的是:數量肯定有準數的,不過需要進一步探尋。

            六、建國35年樣幣的出現,具有錢幣學術價值和重大現實意義
            以截止2011年9月19日筆者撰寫本文時錢幣市場的價值評估水準和大環境看,建國35年樣幣的市場價值還是較低的,但其錢幣學術價值卻很高。

            這套建國35年樣幣再現了當時我國在樣幣制作裝幀上的一些發展狀況及特點: 2010年以前,人們也普遍反映未見到過鑄有“樣幣”字樣的長城樣幣。那么,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認定人行1980年沒制作過長城樣幣?其實不然,經孫克勤、陳志宏考證,長城樣幣是有的。據《1980版長城樣幣》一文介紹,當時人行采用的是在小塑料冊內套裝4枚幣的形式,以人行內部工作“發單”的編號,作為長城樣幣及其數量。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長城樣幣的內外包裝上,均無任何有關樣幣特征的信息,如果離開了“發單”,辨識就比較困難。

            從制作長城樣幣到制作建國35年樣幣這一段時間里,我國沒有發行新版硬幣(包括流通紀念幣);到了1984年,人行在建國35年樣幣的外部印上了“票樣”兩字,這與長城樣幣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樣幣直觀性,明顯進了一步;到了1985年發行第二套流通紀念幣西藏流通紀念幣時,人行直接在幣的表面鑄有“樣幣”文字(圖14,引自2011年5月5日中國金幣網照片),樣幣直觀性更強了;到了1991年發行新版三花流通硬幣時,人行在3枚幣的表面鑄了“樣幣”文字(圖15)。至于六運會樣幣為何在鑲嵌錢幣的塑料片上印“樣幣”等情況,筆者還不知詳情,不可妄言。

        圖14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15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上述是筆者把已知的流通硬幣樣幣與流通紀念幣樣幣擺放在一起進行研究的情況,而單一地分析流通紀念幣樣幣之間的一些變化特征,建國35年樣幣在人行過去所發的流通紀念幣樣幣中,其樣幣的特征是最弱的,原因是人行用了如此簡陋的包裝;其次是1987年的六運會

        9 7 3 1 2 3 4 5 6 7 8 4 8 :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aixian)。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