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VS中國大媽 黃金價格到底誰說了算? |
發布日期:13-05-12 09:01:1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黃金的本質是金融產品 影響黃金價格唯一的因素:對通脹預期的判斷 黃金仍然是西方發達國家央行調解貨幣市場的重要武器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黃金價格反復震蕩。市場參與者以各種理論嘗試著對這種現象進行解釋。黃金大鱷的陰謀論和中國大媽論是兩個比較典型的兩個例子。 但分析者認為,影響黃金價格唯一的因素是通脹。因為每一克黃金價格的變遷,都反映出人類對通脹預期的判斷。 首先看宏觀經濟環境:進入四月以來,經濟反復出現預警,全球央行提供的巨大流動性,不僅沒有使經濟得到改善,反倒使主要發達經濟體陷入到通縮的隱憂之中。廉價貨幣在信用體系中的空轉,使真實利率趨向越來越可怕的負值期間。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很簡單:西方消費者在經歷金融危機之后,仍處于漫漫還債旅程。如今,整整一代中產階級仍然在為5年前的次貸泡沫節衣縮食,而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更使消費者的生活雪上加霜。 盛世珠寶,亂世黃金。作為利率最低、流動性最差的金融產品,黃金,自然會經歷異常價格波動。傳統的理論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當市場形成通脹的偏見之時,黃金是一種很好的通脹防護。但如果當市場認識到通脹偏見被糾正,持有黃金與通脹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受到對沖保護的黃金將被大量拋售。從理論上來說,這個說法能解釋得通,但對于真正的市場參與者來說,這種認知過于籠統主觀。 道理是明擺著的,對于市場參與者來說,黃金并不是用來壓箱底保值的。相反,它是一種非常便利的投資工具。經濟前景趨好的時候,它可以被用作“股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時候,它可以被用作“典當品“,兩種模式都能獲得現金流支持。這種具有金融屬性的套利能力,決定了黃金在資本市場中的特殊地位。 黃金以股票模式進行套息交易 全世界共有約17萬噸黃金。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重量是人類自使用黃金做為流通工具以來積累下來的重量。換句話說,如果你有一塊金表,它的黃金甚至可能是2000年前古羅馬人冶煉出來的。 但是,真正影響黃金市場價格的,不是你的金表,而是國際黃金衍生品市場,因為這個市場的流通,依靠的是由美聯儲及其它主要發達國家央行控制的黃金租賃市場。 租賃市場的基本模式是這樣的:08年金融危機前,年景好的時候,市場預期增強,經濟形勢向好,黃金礦產量增加,能夠向市場提供大量黃金。但恰恰是這一點,令金礦感到很擔心。怕供需平衡被突然打破,引發金價下跌。于是,金礦購買黃金對沖合約,近期做多,遠期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