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暴跌下新格局:產黃金的不如賣黃金的 |
方面,可以分為金飾珠寶、工業、投資(包括金條和金幣投資、ETF 和類似產品)以及央行官方凈買入四部分,2012年的占比分別為42、10、36、12。一般認為,金飾珠寶、工業需求相對穩定,而投資需求跟黃金價格之間的關聯度較高,但在2013年黃金價格暴跌的過程中,新興經濟體開始演繹出一些新的需求格局變化。 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珠寶首飾和金塊金幣消費基本同步,而跟黃金價格之間的聯動性也比較明顯,在金價整體屬于高位震蕩的格局的2012年兩者的增速都較低,但是在2013年初黃金價格開始急速下墜,兩者均呈現以往的逆反規律,尤其是投資屬性的金塊金幣消費量更高于珠寶首飾;在全球第一大黃金消費國的印度,這個特征尤為明顯,而且是在2012年的三季度開始。究其原因,兩國經濟體中均有一定程度的通脹問題和金融危機之后結構性的增長弊端,而印度更是受制于經常項目赤字導致本幣不斷貶值,所以,對仍處于“四萬億后遺癥”的國內經濟而言,黃金價格在形成新的平衡格局同時,具備保值屬性和以防人民幣未來貶值的優勢有望讓黃金類產品的消費維持在平穩增速。 渠道掌握話語權 在黃金價格新平衡以及國內需求有望維持穩定的背景下,是選擇生產黃金還是銷售黃金呢? 從上述山東黃金和老鳳祥的業績增長變化,即可做出判斷。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黃金價格大漲的時候,也可以發現山東黃金也沒有體現出其制造業的優勢,因為它的毛利率相對平穩,并沒有呈現出隨行業景氣而應該出現的擴張現象。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在金價上漲時期,管理層往往會未雨綢繆,開采低品位礦、提高剝采比以及加大資本支出,為金價下行時提高入選品位、享受高剝采比、降低資本支出留下余地,但是也導致上游開采的彈性難以顯現。所以,在2009、2010年的時候,老鳳祥、山東黃金在股價上的表現差不多,但是行業陷入低谷時老鳳祥則比山東黃金則強很多,產黃金的確實不如賣黃金的。 目前國內黃金飾品主要品牌中,豫園商城和老鳳祥的渠道模式主要以加盟店和特約經銷為主,明牌珠寶潮宏基和謝瑞麟主要以直營為主。六福集團和周大福是直營和經銷平分秋色,而周生生則是毛利高的珠寶領域采取直營,毛利低的貴金屬領域則采取批發模式。從收入規模的角度來看,周大福、老鳳祥、豫園分列前三,鑒于經營模式上的區分,老鳳祥和豫園的對比比較有意義。 由于是加盟店和特約經銷商為主的批發經營模式,跟其他黃金品牌如潮宏基相比,老鳳祥和豫園絕對毛利率低很多,但是跟豫園近幾年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