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看漲預期強烈 牛市成色幾何? |
僅次于礦產金和舊金回收的第三大來源,按照目前每年黃金產量與需求之間的差距,大約在200噸—400噸,如果央行從出售方轉入購入方將會導致供需不平衡的加大,黃金價格還要大幅度的上漲。
張智勇:全球央行正由過去十幾年的黃金凈賣出方轉為買入方。今年一季度IMF宣布出售403噸黃金計劃時曾對市場構成了較大壓力,而現在隨著黃金在央行間市場成功售出(并且價格不低),現貨市場的壓力大大減輕。11月4日IMF宣布印度買入200噸IMF儲備黃金,均價在1041美元—1045美元/盎司;僅僅兩周之后,毛里求斯央行再購IMF2噸黃金,刺激金價上漲74美元至1115美元/盎司。在這樣的價格下,擁有最大外匯儲備的中國,購買IMF其余待售黃金的變數增大,因中國更傾向于在國內采購。但中國將進一步地分散外匯儲備,提升黃金所占份額的方向是明確的,這將帶來巨大的央行買盤。 事實上,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2008年中國自產了282噸,又進口了112噸,國內黃金現貨市場仍然出現了持續的供不應求。未來,隨著中國國內居民財富的增加和人民幣的升值,中國的民間黃金需求也將快速上升。 強勢的美元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替代了黃金的作用,減少了世界貿易與儲備對黃金的需求,而在目前及可預期的未來,黃金作為價值儲藏和價格尺度的功能正在重新被認識。10月19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發布公告,可以接受以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用于所有大宗商品交易的保證金抵押。這些動作與擴大SDR(特別提款權)作用等等改革一樣,是黃金貨幣屬性的一種重新認識。 利空難覓 黃金看漲預期強烈 主持人:既然黃金長期看漲,那么未來金價有望上漲到什么高度?目前是否處于較好的投資區間? 胡燕燕:從全球市場的變化看,目前黃金市場最大的利空因素在于黃金市場投資需求的彈性。即投資需求可以推升金價,亦可以轉化為殺跌金價的動力。如果出現經濟真正步入穩定的復蘇階段,實業投資恢復,商品市場投資需求增長等因素,則均將產生資金的分流作用,這對于黃金價格而言,在當前階段是可預見的利空。但這種利空對價格的負面作用可能是階段性的,金價會在這種利空下出現一定的調整,但趨勢恐怕無法改變。畢竟我們看到過2002年—2008年,在全球經濟增長周期中,黃金和商品在正常通貨膨脹因素下同步保持了上升趨勢,區別是黃金的上漲幅度遠遠小于大宗原材料。 可見,對于黃金市場而言,目前的確缺乏能夠真正引起市場轉變的利空基本面因素,而投資需求的膨脹具有技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