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如何走好投資的“平衡木”
        發布日期:2008-10-7 9:28:12  作者:  新聞來源:新聞晨報   新聞點擊:

        “十一”黃金周前夕,筆者隨同事前往四川成都參加了一場“2008成都金融博覽會”,期間與許多基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需要承認的是,在這樣的弱市行情中與投資者溝通更顯彌足珍貴,因為歷經市場激烈搏殺的洗禮,作為基金從業人員,更需要加強與基金投資者之間的交流。
          
          與去年行情的火爆相比,今年以來基金投資的“遇冷”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一夕之間,理財、投資這些曾經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似乎突然變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讓人不愿提及。
          
          從今年以來的行情來看,這并不難理解。如果說前兩年的牛市效應讓人們在投資中體會到了賺錢的快感,那么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則讓人們切實體會到了風險的恐怖。許多基金投資者發現,其實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并不像當時想象的那么高,而虧錢的痛苦有些時候更甚于賺錢的愉悅。
          
          那么,是不是應該對風險進行徹底的規避,從此與投資絕緣呢?那倒也不見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們知道,投資本身是一個用可承擔的風險去換取收益的過程,其關鍵詞其實在于“可承擔”三個字。
          
          興業趨勢基金的基金經理王曉明曾經說過:投資就像走平衡木,左邊是風險,右邊是收益,好的理財所需要掌握的“度”,恰恰是在其中的拿捏和權衡。具體到一個選擇上,如果你所要作出的投資可能有20%的漲幅,但也有可能發生60%的跌幅,那么,也許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能否承擔失敗的后果,然后再去考慮是否值得投資。
          
          毫無疑問,投資本身是具有風險的。就算是投資大師巴菲特,也在1963年1月寫給合伙人的信中提到:我無法對合伙人就結果作出承諾。這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事實。也正因如此,美國證券界的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才會告誡投資者:股票市場的投資資金只能限于你所能承受得起的損失數量。對于投資而言,風險控制遠比追求回報更為重要。
          
          因而,對于中等風險偏好以下的投資者而言,也許應該在關注股票型基金之余,再分一部分精力關注一些安全系數相對較高的低風險品種,比如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等等,構建適合自己的基金組合。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能讓我們在投資之路上走得更為從容。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找到窮富平衡點 拯救窮忙生活10大策略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新聞

        黃金投資的優點
        最優策略:觀望 賺大錢恐無可能
        12個投資法則 與最適合你的投資工具“談戀愛
        梳理投資計劃:“錢來錢去”保本最要緊
        金銀珠寶凸顯投資價值 成都市民熱買貴重金屬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澳總理陸克文600億強軍
        最新資訊

        ·如何走好投資的“平衡木”
        ·房地產業開打價格戰 后市多空爭論升溫
        ·俄羅斯股市周一跌19.1% 油價暴跌或摧毀
        ·觀察:短期租賃過渡 黃金周二手樓市交
        ·道瓊斯指數跌破萬點關口 創史上最大單
        ·法國發行世界遺產保護系列之萬里長城新
        ·周小川:央行主抓宏調和貨幣政策中保持
        ·多數散戶打算“先看后做”
        ·熱點轉換將帶來企穩契機
        ·亞美尼亞2007--08國際極地年彩銀幣

        經典美圖

        眾韓女星們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