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炒銀:“賺錢幾乎沒有” |
司獲利提供了溫床。 提到滑點,一位名叫小江的投資者氣不打一處來。他之前在某國際知名MT4平臺開戶炒銀,好不容易賺了60美元,要求平倉時,系統操作卻失靈了,無法平倉,也下不了單。小江以為是電腦發生故障,趕緊重啟,不料開機后依然無法操作。小江跟客服反映,對方先是顧左右而言他,見小江“不依不饒”,客服干脆冷冰冰地回答:“MT4本身就不穩定,我們已經告知了。” 在記者接觸的人當中,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有過類似的遭遇。這也是不正規的外盤公司和假外盤公司慣用的另一個伎倆軟件掉線,無法登錄系統。例如,行情好時,客戶想要進行“買入”或者“賣出”操作,點擊相應按鈕后,網站卻提示“價格已變”,連續兩三次之后才能操作成功。而這些公司則利用二次甚至三次操作與第一次操作的時間差將客戶本來賺得10美元的變成只能賺5美元,本來虧5美元的擴大虧損為10美元,中間的獲利順順當當地落入這些公司的口袋。 而這樣一套交易軟件,幾萬塊錢就能輕松搞掂,并且還能“個性化訂制”。 4 究竟誰在坐莊? 2011年4月份以來,一些大型投資機構在瘋狂囤積貴金屬后,都開始拋售黃金、白銀。不少地下炒銀公司也順水推舟,把銀價暴跌和爆倉的原因推卸到國際莊家身上。事實果真如此? 從白銀全球市場來看,這些大炒家所占的市場比例并不大。貴金屬市場偏偏是個投機色彩嚴重的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能改變市場預期。因此,真槍實彈的國際市場,想要找到一個貨真價實的莊家,很難。 那在地下炒銀游戲中,誰又是真正的贏家呢? 目前,地下炒銀公司大致有三類:一是渠道商,即境外證券經紀公司在境內設立灰色的分支機構,替內地投資者投資境外白銀期貨提供境外合法的交易平臺,主要靠收取手續費謀利;二是兼顧渠道商與做市商兩重身份的地下炒銀公司,一方面自己做交易平臺,將大多數客戶下單頭寸在這個交易平臺做對沖結算,剩余的多空凈頭寸則再交給境外交易平臺去撮合交易,或干脆自己出錢下單與投資客做對手盤對賭;三是對賭模式,自己開發或租賃交易軟件,自己坐莊,成為投資客的交易對手。 “如果僅賺取一點手續費,也就沒有那么多的地下炒銀公司了”。因此,雙重身份的做市商和對賭公司遍地開花。而這一環節中,資金的流向則成了一個重大問題。“很多投資者到本金虧光,都不知道自己的錢是否進入過國際市場。” 不少地下炒銀公司都要求投資者將資金轉入一個中轉賬戶,然后由其“幫忙”兌換成外幣后轉入境外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