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國現代金銀幣 我們該“修練”那些“功力”? (許為民) |
發布日期:11-11-19 08:19: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許為民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11月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迄今為止,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開始的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已走過了三十余年的發行歷程。題材內容涵蓋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宗教、歷史、名人、文學、體育、自然、生肖、繪畫等各個領域,已形成的10余大選題2000多個品種。面對這題材廣泛、品種眾多、形狀迥異的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如何以“我”為主駕馭“幣種”,在集幣過程中享受收藏的樂趣, 體會精神的愉悅,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學會“修練”一些“功力”,方能在“幣林”中不被左右,游刃有余。 功力之一:心態的定位 雖說中國金銀幣從1979年就已經面市,但因種種客觀因素,其初期的市場發行定位以海外為主,采用由外國錢幣公司、銀行代理、包銷的方法,造成中國金銀幣國內鮮見,很少被人們所認識。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民經濟發展迅速,國民收入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之對文化藝術的精神需求也逐步擴大,在社會上出現了各種有益的收藏活動,收藏群體逐年發展壯大。鑒此,于1987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國金幣總公司開始積極開拓、培育國內金銀幣市場,不斷擴大和完善海內外經銷網絡,將以國際銷售為主逐步調整為國際、國內市場并重,兩大市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營銷策略。 這一銷售重心的轉移,使得這個充滿活力希望、具有國家“名片”美譽的貴金屬錢幣精品漸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中。在中國金幣總公司的大力宣傳和一部分錢幣有識收藏人士的精心呵護下,國內錢幣市場發展迅速,并以其廣泛的題材,豐富的內容,深刻的寓意,新穎的設計,細膩的雕刻,精良的鑄造,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倍受錢幣愛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