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國現代金銀幣 我們該“修練”那些“功力”? (許為民) |
發布日期:11-11-19 08:19: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許為民 |
檢驗自己所學結果一樣。書本上的東西是抽象、概念、數字化的,只有實物的幣品才能給你沖擊、震撼、入腦以至永久印象的。
比如版別幣,在金銀幣目錄上看到的或許只是其中的一種圖案,但通過大量的實物過眼,就會發現幣面圖案上一些變異的不同,再通過與相關資料的印證,會得出不同造幣廠的版本,同一造幣廠不同的模具版本、鑄造過程中產生的變體版本等。比如1992年發行的1994年第17屆冬奧會高臺滑雪1盎司銀幣, 2005年發行的乙酉年1/10OZ生肖雞彩色金幣等。 再比如說鏡面工藝,通過印刷出來的圖案是不會看出什么差別來的,但通過實物你會發現,可以有三種鏡面工藝:一種是普通鏡面,鏡面效果類似于古銅鏡,像1997年吉慶有余加厚銀幣的鏡面;一種是精制鏡面,非常光亮清澈,鏡面效果像時下的玻璃鏡面,如1981年魯迅誕辰一百周年紀念銀章;再一種像凝脂鏡面,鏡面下像印襯了清澈透明的油脂,明晃晃厚重的感覺,如1990年八仙銀章。 因早期中國現代金銀幣的發行量過于狹小,一部分只有千枚的量,甚至有的只有幾十枚,再加之三十年來的有效沉淀,一些幣在市面上露臉的機會非常渺茫,所以,要想近距離接觸到它們,請一定不要放過能夠參加到的諸如泉友沙龍聚會、拍賣會等大、小圈子活動,這些活動讓你與市面上很難見到的幣種“一親芳澤”的機會會非常非常的大。 當通過了大量的實物接觸,它不僅會讓我們不斷豐富閱歷、增加自己的幣識,直觀了解錢幣所帶來的幣之美,底之蘊,而且能有效提升識別真假的能力,避免“吃藥”受騙的發生,看多了,對幣的真偽瞬間就能完成,尤如遇到熟人你不需要對著他臉看半天,他遠遠地說一聲你就知道是誰。如1985年27克熊貓銀幣贗品,當對熊貓銀幣真品的細節或鑄造工藝看多了的時候,這枚貌似真品的熊貓“眼睛”,那就是“一眼假”。 不僅如此,大量的實物過眼,還能讓我們有發現“珍寶”的機遇。比如1986年的丙寅虎年生肖15克銀樣幣的發現就頗具偶然性。據傳在本世紀初上海,某位錢幣商從外面進了幾百枚這種丙寅虎年生肖15克銀幣,當時1枚只賣三百多元,有兩個在校學生各買了一枚回去。過了幾天,有個學生找上門來了,說我們同樣三百多元買的老虎生肖銀幣,為什么你給他的是10元的,給我卻是5元的,要求將手中5元面額的調換成柜面里10元面額的。錢幣商一聽,馬上很客氣的說,對不起,是我弄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