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國現代金銀幣 我們該“修練”那些“功力”? (許為民) |
發布日期:11-11-19 08:19: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許為民 |
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的愛情描述;我向蒼天再借五百年的呼喚,從這些典故傳說中,五百年又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它代表的是一種長久,是一種永恒的承諾,從而與紀念幣的內涵、“一國兩制”方針的原則緊密吻合。
......等等。 在品賞中,我們不僅要學會圖案的欣賞以及圖案所蘊含的內涵,而且要學會紋飾的欣賞。紋飾的創作和運用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在彩陶上出現,考古學家稱為仰韶文化。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紋飾又有發展。錢幣上的紋飾根據主題表現,大體可分為三個方面:畫面底飾(如新生肖背面等),全周邊飾(如新生肖正面等),點綴飾(如第九十七屆美國錢幣協會銀章正面等)。紋飾內容有傳統式吉祥紋、如意紋,有現實性的稻穗紋,有變異性的花草紋,以及實用性的幾何紋等。這些紋飾體現了創作者想象之豐富,構思之奇妙,點綴在幣面上,對主題圖案起到了烘云托月的藝術效果,給觀賞者以極大的藝術享受和心理陶醉。 隨著時間的推移,個幣在不斷帶給我們享受并愉悅的同時,幣品也在不斷的增加,當然,其中的精品也不乏其中,因為中國現代金銀幣每一套幣(章)均經過充分的論證,精心的準備,精良的鑄造,可能說除了外型,其特色和底蘊,沒有一枚幣(章)就如人的指紋是相同的,它們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往往“絕世而獨立”,讓人頗生“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之謂。 方向性是我們收藏過程中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的。大收藏家陳景林先生都不能將中國現代金銀幣全部求入懷中,況我等才、智、帛、緣、路等均不能與之相比的江湖路人,又豈能妄生癡想。求“大全”乃至“大系”既然難以達到,那不妨換個思路,換個策略,玩個金專題、銀專題什么的,又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專題收藏,可以讓形形式式、龐雜紛紛的錢幣各成體系,縱橫有序。那么,這個專題又該如何做呢?既然是“專”,也就是一個方面。選題時應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有興趣才能說從心底上真正喜歡上它),結合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不因拖累而影響了情緒),專業知識特點進行斟酌。從縱項來說,可以是大系列,比如政治、經濟、科技、宗教、歷史、名人、文學、體育、自然、生肖、繪畫等領域系列;也可以是 |